呼吸系统疾病(下)
1.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
2.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3.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包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
6.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和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图1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对比(图片点击可放大)
1.N44A男性,46岁,发热性咳嗽、咳痰3天,右侧胸痛2天,既往“关节炎”病史,查体:T38.7°C,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胸水示:白细胞15,×10?/L,单核10%,PH6.9,LDHU/L,ADA90U/L。胸腔积液最可能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肺癌
C.类风湿关节炎
D.脓胸
2.N64A女性,26岁。近1周出现右侧胸痛、呼吸困难伴发热,查体:T38.5℃,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行抽液治疗时,患者感到呼吸困难有减轻。但抽液ml时患者气促加重,伴剧烈咳嗽,咳大量泡沫状痰。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胸膜反应
B.并发气胸
C.并发肺水肿
D.纵隔摆动
你的答案是什么?
1.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胸痛,体温高达38.7℃,胸水常规白细胞15×10?/L,单核占10%,LDHU/L,提示胸水为细菌感染性渗出液,选项中脓胸最符合;且胸水pH6.9,也支持脓胸(D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胸水常为慢性病程,可表现为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常规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A错);肺癌患者的胸水pH>7.4,ADA25~45U/L,与本例不符(B错)。胸膜肿瘤、类风湿性疾病等可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产生渗出液,一般为慢性病程,少有发热等感染表现(C错)。
2.大量胸腔积液行穿刺抽液时,首次抽液量应小于ml,以后不应超过1ml/次,大量快速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导致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肺水肿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X线显示肺水肿征(C对)。“胸膜反应”为胸穿所致的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可在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A错)。气胸为胸膜腔破坏,并通过肺泡或胸壁与大气连通,气体进入胸膜腔内,肺组织受压缩,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叩诊呈过清音(B错);纵隔摆动是指呼气时支气管变窄,空气不能排出,患侧肺内压大于健侧,心脏及纵隔被推向健侧;吸气时健侧肺内压力增大,心脏及纵隔又移向患侧(D错)。
医考王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