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举行。会议表彰了年度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广西“金绣球友谊奖”的科技人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出席大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会上讲话,并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
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会场会上,右医附院外科学唐乾利教授团队负责的“MEBT/MEBO再生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机理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鹿心社书记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项目负责人唐乾利教授颁奖。此外,右医附院神经内科李雪斌教授团队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致病基因筛查、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生殖医学中心王俊利教授团队的“胸腔积液特征评估及联合应用多指标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应用”项目分别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为获奖代表、项目负责人唐乾利教授颁奖据悉,唐乾利教授团队的“MEBT/MEBO再生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机理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外科研究领域,涉及外科创面再生修复的创新技术、防治机理及临床推广应用。项目团队近30年致力于MEBT/MEBO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建立了创疡治疗技术体系,验证了MEBT/MEBO再生修复创面的机理,完善了临床——实验室——临床的证据链。目前项目已在全国29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推广应用,培养了3万余名具有MEBT/MEBO知识和技能的骨干医生,使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受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并在临床上应用该项技术,推动了该项技术在全球的应用与发展。
右医附院唐乾利教授在台上领奖右医附院唐乾利教授在颁奖大会现场广西科学技术奖是广西科技界的最高奖项,每年奖励的是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此次获奖是右医附院在省部级科技奖励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右医附院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战略,全面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重要体现,医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战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
获奖文件右医附院外科学唐乾利教授团队“MEBT/MEBO再生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机理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右医附院神经内科李雪斌教授团队“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致病基因筛查、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右医附院生殖医学中心王俊利教授团队“胸腔积液特征评估及联合应用多指标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自年建院以来,右医附院始终把科研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博士点授权单位建设、更名大学”等中心目标,积极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重大项目申报、科研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科研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医院建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基地、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康复学)、省级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儿内科、肾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产科、内分泌内科、骨外科、检验科、血液风湿科、老年病学科、创伤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及省级妇幼重点学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等众多高水平学科平台,为全院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直接带动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节节攀升。
四十一年来,全院累计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项;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篇;获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出版科研学术著作60余部;获各级科技成果奖近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
在此祝贺右医附院获奖团队,希望全院科研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科研,攻克技术难题和关健性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奋勇前行,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王瑞文图/宣传科审核/王东栋看完今天的文,您有什么话想对我们说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哦!^_^
右医院“右医附院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