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有媒体报道,安徽宿州患者刘永伟医院住院期间右肾“失踪”。报道一出,医院和医生立刻卷入舆论漩涡:一个手术时还完整可见的右肾,为何突然“消失”?是被偷摘交易了吗?5月10日晚,医院鉴定结果的公布,涉事医生终于获得清白。但唾沫星子中,患者的主治医生胡波却经历了备受煎熬的6天。
手术历时7小时大获成功——病人抢救回来了,满足感无以言表
懵!大脑瞬间空白!5月5日上午,刚刚查完房的徐医附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胡波,不明就里地接过实习生递来的手机、看到上面的新闻时,一向条理清晰的大脑短时罢工。在那条被不同网媒推上重点位置、冠以各种爆款标题的新闻里,胡波的名字被反复提及,因为他近一年前花大力气救回的病人刘永伟,按照媒体的说法——右侧肾脏一夜之间离奇地失踪了!
这个病人胡波再熟悉不过。“男性,43岁,安徽宿州人,年6月19日晚上11时多入院。”胡波一边翻着病历记录,一边回忆救治细节:入院时,患者主诉因不慎骑车摔伤,医院治疗6天效果不佳。当晚,该院心胸外科初步诊断其为“右侧外伤性膈疝,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右肺挫伤,肝、右肾挫伤,胸腰椎棘突及横突多发骨折”。
病情危重,如不尽快手术恐有生命危险。当晚,该科紧急对患者完善了必要检查,次日上午10时,邀请多科专家会诊,为患者在全麻下行“经胸膈疝修补术、肋骨内固定术、肺纤维板剥脱术”。手术历时7个小时,获得成功。
术中,胡波和泌尿外科专家发现,由于车祸创伤,患者膈肌断裂,原本应该位于腹腔内的右侧肝脏和肾脏都被扯入胸腔。“当时我们观察了一下,右肾位置偏高,肾周没有血肿,肾脏颜色也没有明显异常,腹膜后无明显血肿,没有切除肾脏的指征,就将右肾还纳入腹腔。”胡波说。
手术当天中午12时40分签署的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单,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该专家还在会诊单上进一步说明,当时“保留导尿通畅、色清,建议手术中暂不处理右侧肾脏”。术后第一、第五天,即年6月21日、25日,患者先后查胸腹部、腹部CT,显示右肾仍然存在。胡波回忆,自己术后特别开心。“因为这么重的病人抢救回来特别不容易,这种满足感无以言表。”
患者躲过了鬼门关,但术后切口愈合并不理想,切口感染流出脓液,一度高热。年7月1日,胡波和同事们又为患者行“胸壁切口清创缝合术”。根据该院提供的病历资料,术后,患者一天天好转,高热降下来了,血象恢复正常了,插在身上的管子一根根开始拔除。5天后,患者由重症监护科回到心胸外科,甚至可以下床走路。只有感染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最后一根胸部皮下引流管仍有引流液渗出。胡波怀疑,患者有慢性胸壁感染。年8月18日,胡波找到患者及家属,建议医院治疗。患者当天出院,医院。
对于这段经过,患者刘永伟向本报记者描述的情况,和胡波并无太大差别。主要的分歧在于7月1日的手术,调查组公布的过程是2个小时,患者及家属则表示有4个多小时。
患者要求赔偿万元——我正想问你呢,我右肾到哪儿去了
这次出院后,患者再也没动过刀。刘永伟告诉记者,年8月19日,医院的专家在查看了病历、询问情况后告诉他,当下只能先回家,根据恢复情况再行判断治疗。但在当天,该院为刘永伟做腹部CT检查时,结果却让他心里一沉:“医生说我右肾没有了。”刘永伟想,前一天从徐医附院出院时,右肾的问题还一点没提,怎么一夜之间肾就不见了呢?
右肾成了刘永伟的心病。年9月15日,他在医院又做了腹部B超,检查报告显示“右肾缺如”。不过,直到今年1月5日,刘永伟在徐医附院常规复查时,才带上了那些在他看来可以证明肾失踪的检查单,气呼呼地向胡波发问:“我右肾到哪儿去了?”
作为医生的胡波,则有着与患者不同的视角。“患者对医院的检查报告理解有偏差。”胡波指着那份检查报告单复印件对记者说,在这张CT检查报告单上,影像学诊断一栏印着:右肾未见确切显示,请结合临床。“这样的诊断并不是说右肾没有了,而是影像科医生一种严谨的表达。通俗地说,就是因为影像科不知道患者的右肾经历过什么损伤、治疗,所以只能说,在健康人的右肾该在的位置未看到确切的显示。因此,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病史、治疗史来判断。”鉴于患者当时的车祸伤情,这样的报告提示右肾可能出现移位、变形、萎缩。至于南京的那份腹部B超报告,除了相同的原因外,B超检查本身的可靠程度也比CT要差。
让胡波想不通的是,“如果患者对右肾的情况有疑惑,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来找我吗?甚至去年10月23日他来找我复诊时,也丝毫没有提到右肾的事情。为什么一直拖到今年1月?”胡波还告诉记者,正因为患者一直没有提过右肾的变化,所以在去年10月的复查中,他只让患者常规做了胸部CT。
直到今年1月5日,胡波主动向刘永伟提出,这次连胸部带上腹部一块做CT吧。还没等报告出来,胡波就通过片子发现了异常,并对患者说:“你右肾好像有问题。”没想到“他像是早就等着我这句话,说到‘我还正想问你呢,我右肾到哪儿去了’”。
胡波告诉记者,自己当时根本没考虑患者的问话暗示着什么,一心只想把事情弄清楚。“我赶紧跟我院的泌尿外科专家咨询,他告诉我,确实有可能是当时车祸导致患者右侧肾动脉挫伤,致血管内膜脱落形成创伤性血栓,进而逐渐堵塞血管,使伤侧肾脏完全失去供血后逐渐缺血性萎缩。我想这种情况让专科医生解释最清楚,就帮患者跟这位专家联系,介绍后开了单子,请他找这位专家帮他具体解释清楚。”
那天,胡波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不过,又让胡波没想到的是,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把他给投诉了。据该院医务处处长杨煜介绍,当时,医院工作人员向患者告知了医患纠纷处置途径后,患者就离开了。2月18日,徐州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联系该院进行情况说明。刘永伟还通过该中心提出,要求徐医附院一次性赔偿万元。
面对索赔,该院医患沟通办公室组织对胡波及参与该病例的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相关人员和相关诊疗资料进行了调查,形成讨论意见,并于3月12日正式回复调解中心。回复对右肾不能确切显影进行了解释,医院相关诊疗操作规范,并无过错。过后,医院还向该中心具体工作人员进一步表达了态度:患者提出的要求无法接受,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记者在向刘永伟求证这段经过时,他表示,胡波并没有为自己介绍、联系泌尿外科医生,自己当天也没有得到该院医生的解释。对此胡波表示,刘永伟向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提供医院的B超报告单复印件上,留有当时该院泌尿外科医生向其讲解时留下的说明、建议笔记,“不信可以进行字迹鉴定”。
质疑患者肾脏被摘取交易——那些媒体为什么不能事先问一下情况
接到回复后,医院的说法,也不愿到法院起诉,而是在今年4月21日,带着一位不明身份的人,再次来到该院医患沟通办公室要说法。工作人员建议其继续找第三方沟通。事后该院得知,刘永伟带来的是一位记者,随后,医院和胡波迎来了一场铺天盖地的舆论谴责。
5月5日,看着手机上的报道愣神的当口,医院宣传科的电话惊醒。此时,该科已经接到徐州市卫生计生委舆情通报,紧急召集胡波及相关处室进行研究。“治疗上没有问题,证据咱有,心里有底。”杨煜说,但当时经过报道发酵,公众最大的质疑是医方把患者肾脏摘取交易了。“大家主要是气愤,自己的单位、同事就这样被轻易地丢到公众平台上,被大肆怀疑和诋毁了!”
“简直荒唐透顶!”此时的胡波心里一阵阵发冷:费那么大劲儿把患者救过来,住院期间那么久的相处,他不敢说自己与患者结下多深厚的情谊,但至少自己的为人、医德是有目共睹的,患者何至于这样给自己泼脏水?那些媒体为什么不先调查清楚,哪怕就是找自己问一下情况?
“报道出来的前一天,确实有个不认识的号码打来电话,劈头盖脸就问刘永伟的肾怎么不见了。但他也没介绍他是记者啊!”胡波回忆说,今年以来,在医院已经做出正式回复的情况下,自己还是接到过几次刘永伟的电话、短信质问,时机选择让人觉得充满恶意。他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这样的短信甚至在清明节当天发来。“5月4日接到那个陌生人电话时,我还以为是他的亲友,医院已经有正式解释。可是,这样的电话不能算媒体问过我的解释吧?”
深陷疑云医生彻夜失眠——涌上心头的除了憋屈,就是累
尽管胡波有太多的想不通,徐州市卫生计生委的调查组却已然到来。于是,他不得不投入一轮又一轮的介绍情况、回答问题、提供资料、讲述经过……自证清白的时间里,涌上心头的除了憋屈,就是累。
“医院和同事、亲友们,真的撑不下去。”胡波说,那些时间里,医院、同事、同行们把能做的都做了。网络刚刚曝出,医院第一时间找到了首次术后的两张CT片,在
那些荒唐的医患“乌龙事件”
随着第三方鉴定结果的公布,“丢肾门”成为又一例妖魔化、污名化、贬损化医生的闹剧。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对事实不加谨慎求证的报道就会冒出来,一次又一次对无辜医生进行污蔑和伤害。为了让这样的悲哀少一些、再少一些、再也不见,让我们回望那些伤疤,盘点一个又一个被媒体制造出的医患“乌龙事件”。
茶水发炎事件
7年3月,某媒体刊发新闻《茶水当作尿液样本送检,医院竟化验出了炎症》。记者乔装成患者,谎称自己“尿痛”故意设套,向医生提供了虚假病史,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报道一出,引起如潮评论,医院缺乏医德。后经全国92医院医务人员以实验证明,茶水当成尿验,九成化验单呈假阳性。
缝肛门
年7月,深医院顺产下男婴后,被丈夫陈先生发现肛门处被缝线。陈先生怀疑助产士因索要红包不成伺机报复。医院院长则表示,肛门肯定没有被缝上,并非医疗事故。由于助产士和产妇家属各执一词,有媒体在未充分采访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凭患者单方面的说辞,就撰写了报道,甚至采用了诸如“产妇肛门被缝”“助产士索要红包”等标题。后经调查证实,产妇肛门并未被缝,而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
八毛门
年9月有媒体不经认真求证就报道,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患儿家属拒绝了手术,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发网上热议,医院。该患儿最终诊断的确为先天性巨结肠,需要尽早手术治疗。此前的所谓10万元手术费用的说法是家长杜撰。患儿最终做了手术,当事人事后道歉。
挂号门
年12月,有媒体报道,江苏省盐城市一对母子遭遇车祸,母亲当场身亡,男婴被送医抢救。而医院医生以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施行急救措施。直至婴儿死亡,也未见医生实施救助或出动“”急救车。医生、医院的“冷血”被公众广泛诟病。后来,医院相继公布多段相关监控视频,证实男婴在接受治疗的半个多小时内,医护人员采取了积极的救治措施。
烤婴门
年7月,一条名为“医院烤死新生儿”的微博称,医院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保温箱,因温度太高,被活活烤死。一些媒体遂以“烧死新生儿”“网爆医院烤死新生儿”等为标题、关键词进行报道。而事实上,新生儿保温箱的最高温度只有37℃。后经调查认定,婴儿因为感染死亡,保温箱符合有关规定。本报记者崔芳整理
文/健康报记者崔芳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