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宣讲
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法学院红十字会于12.1日进行艾滋病宣讲。
WORLDAIDSDAY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患病症状
急性期症状:
通常在接触HIV后1~2周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有肝脾肿大。
无症状期症状:
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艾滋病期症状:
艾滋病期症状: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慢性腹泻多于4~5次/D,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艾滋病的传播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阻断
一旦怀疑发生高危行为,立刻拨打您所在地的疾控中心电话,查询可以获取HIV医院,72小时内可用!
上海疾控中心-
文案/红十字部
排版/孟心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