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胸闷胸痛伴恶心呕吐一番检查下来仍

68岁女性,于1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以胸骨下段为著,为阵发性钝痛,伴后背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于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胸闷、胸痛待查”,医院系统诊疗。医院门诊就诊行相关紧急检查,途中突发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急送笔者科室住院治疗。

患者,女性,68岁。主因“胸闷、胸痛伴恶心、呕吐1天”收入院。患者于1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以胸骨下段为著,为阵发性钝痛,伴后背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不伴心悸、大汗,无发热、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黑矇、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言语不利、意识不清及二便失禁,于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胸闷、胸痛待查”,医院系统诊疗,医院门诊就诊行相关紧急检查途中突发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不伴剧烈头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呕咖啡色样物,急送笔者科室住院治疗。既往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10余年;陈旧性脑梗死病史1个月余,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敏史;吸烟50年,最多时每日20支,近日平均每日约4~5支。

体格检查:T36℃,P90次/分,R17次/分,BP81/6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腹平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阳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叩痛阳性,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9×/L,N77.3%;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0.7cm;cTnI0.3μg/L。肿瘤系列:CEA.9ng/ml,CA.6U/ml,CA.6U/ml。

入院诊断:胸闷、胸痛原因待查;①急性胆囊炎;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待除外;③急性心包炎;④肺部感染;⑤休克原因待查。

诊治经过:当日请普外科医师会诊考虑胆囊炎诊断明确,暂保守治疗。入院后第2天患者持续右侧肩部及右侧胸部、肩胛间区疼痛,为酸痛感,阵发性加重,间断恶心、呕吐,但夜间血压偏低,收缩压最低约60mmHg,HR约次/分,血氧93%~99%,多次复查cTNI正常,ECG无动态变化,均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分析患者持续右侧胸痛、低血压状态,考虑可能原因为:①低血容量状态;②主动脉夹层;③心包炎、心包积液;④肺栓塞;⑤胆囊炎致牵涉痛。快速补液、应用多巴胺、参麦后患者自诉胸闷,呼吸困难加重,补液后血压未明显上升,反而略下降,最低血压50/30mmHg,并见颈静脉怒张,胸骨下段轻压痛,心音遥远,吸气相脉搏明显减弱,血氧下降至约90%,不能平卧、呼吸困难,躁动明显,向家属交代病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现静脉压力高,测量CVP20mmHg,分析可能有心包积液、心包压塞,遂急查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中等量心包积液,当即于超声室行心包积液穿刺,术中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约ml,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当即缓解,心包留置引流管后转往CCU。复查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考虑恶性肿瘤心包转移可能性大,行胸部X线片及CTA提示肺部肿瘤,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经家属及患者同意转院(图1、图2)。

图1胸部CT

图2心包积液

重要提示

1.患者以胸闷、胸痛收入院,因腹部症状、体征均较明显,胆囊炎牵涉性痛也可引起胸背部症状,忽略了心包填塞、心包积液。

2.补液后反而出现血压下降,进一步检查发现心包填塞体征。

3.及时行急诊心包穿刺。

患者以胸闷、胸痛收入院,因腹部症状、体征均较明显,虽有胸部不适,但根据“一元论”观点,胆囊炎牵涉性痛也可引起胸背部症状,且查体未及时发现奇脉、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等临床相对少见体征,忽略了心包填塞、心包积液,患者入院时血压虽低,亦未引起相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hl/9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